English

立足未稳

2000-08-0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记者 惠心 我有话说

 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越来越大的压力,各种心理问题随即产生,随着社会各群体对心理问题的觉察和自我调节意识的加强,对心理图书的需求开始加大。其中,心理帮助类图书因为通俗性、实用性强,在大量的心理图书中更受青睐。

据记者调查,从1999年下半年至今,轻工业出版社、纺织出版社、人民教育出版社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、陕西师大出版社、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等多家出版社相继推出了心理帮助类图书,其中轻工业出版社的“新向导丛书”和纺织出版社的“完全素质手册”规模较大,“新向导丛书”的责任编辑朱灵介绍说,丛书中如《战胜焦虑》、《走出抑郁》、《脑力倍增术》等受到读者欢迎。

心理帮助类图书的读者究竟是哪部分群体?他们为什么关注此类读物?带着这样的疑问,记者对北京图书大厦等书店进行了调查,结果显示:垂青此类图书的读者绝大多数是青年人,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,大部分已参加工作1—5年,只有小部分是在校学生。他们选择这类图书的目的是基于自身需要。在某企业做管理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,在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,工作压力使他产生焦虑、烦躁等不良情绪,他认为这类图书能给他一些帮助。类似于王先生带着问题来找书的情形在读者中所占比重较大。有一些入大学不久的学生面对新环境感到困惑无助,也来主动选择心理帮助类图书;而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则想通过阅读此类书籍在如何择业、取得成功方面获得心理上的指导。一些中年读者更是带着得到心理疏导的预期阅读这类图书,希望有助于解决他们家庭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。读者群分布于各类企业、国家机关和教育、卫生等行业,读者的需要一般在中等强度以上。

问及读者对心理帮助类图书的满意度时,多数读者表示,这部分图书虽然挺多,但水平真正较高、能给人以切实帮助的仍属少数。问题主要表现在:现有图书以外版引进居多,其中的案例分析与中国读者存在一定距离;内容以测试居多,题目老旧;对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指导比较欠缺,有的书有分析,但是过于理论化,应用性不强。

心理帮助类书籍的作用是疏导读者的不良情绪,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,保持健康心态。这类图书的增多带有显著的社会意义。目前的问题是此类图书还未能满足读者的预期,这与某些出版商急于抢占市场,却未能准确把握读者定位和市场需求有较大关系。如何改变这种状况、提高此类图书质量?心理问题研究专家、北京医科大学胡佩诚教授认为,要满足心理帮助类图书的市场需求,还需要一个时期的调试,这要受到国内从业人员工作经验、著作水平和翻译水平、出版商选择眼光、读者接受能力的限制,但只要多方共同努力,出好书的可能是存在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